小米(01810.HK)又回購股票了。
12月3日,小米發布公告稱,斥資1.69億港元回購1878.2萬股B類普通股,回購價格為每股8.97~9港元。
12月2日小米發布公告稱,擬回購2242.4萬股。按照當天股價(最高價8.93港元,最低價8.85港元)計算,此次回購涉及資金2億港元。距離前一個交易日11月29日回購4482.8萬股僅僅兩個自然日。
也就是說,小米連續三個交易日進行回購股票的操作?!渡虒W院》記者梳理小米2019年的股票回購行為,截止到12月3日,共計回購股票34次。
頻繁的股票回購,也依然阻擋不了小米股票的下行。
截至12月3日收盤,小米市值約為2172億港元。然而,其股價最高時為21.55港元,市值接近5000億港元。這也就意味著,小米市值已經腰斬。
11月29日,小米發布重大人事調整,其中黎萬強離職、盧偉冰接替雷軍出任中國區總裁。這是小米2019年以來,第六次重要的人事調整。事實上,2019年以來,小米進行的組織架構調整和人事調整相加達15次之多。
《商學院》記者就小米人事調整等相關問題向小米方面發去采訪提綱,截止到發稿,對方并未回應。
2019年接近尾聲,但對于小米來說,這一年過得并不平靜。一年6次重大人事調整、34次回購股票、市值腰斬……
小米瓶頸已現?
黎萬強離職 小米的營銷模式能否改變?
一手建立起小米營銷體系的黎萬強,“二進宮”之后再次離職。他的離職飽受關注,卻并不意外。
雷軍給了黎萬強高度評價?!案兄x阿黎創業以來的長期付出和巨大貢獻,阿黎帶領MIUI、小米網(小米銷售與服務體系)、小米品牌市場體系等多項業務持續開荒,在商業模式驗證執行、企業文化及品牌建設等多個領域,都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?!?/p>
黎萬強是小米的核心聯合創始人之一。曾經多次被提起的那鍋“創業粥”,就是黎萬強的父親凌晨五點起早熬制的。MIUI的整體研發,小米網的運營、營銷、服務等業務都由黎萬強直接負責。他還一手創建了小米社區、米粉節等曾經引爆互聯網的小米熱詞。
與黎萬強相關的另一件事是叫做《參與感》的一本書。當初的《參與感》引爆了互聯網營銷模式,甚至有米粉認為,《參與感》一書什么時候都不過時。
在《參與感》一書中,黎萬強將小米的戰略總結為“三三法則”:即三個戰略和三個戰術。三個戰略包括做爆品、做粉絲、做自媒體;三個戰術包括開放參與節點、設計互動方式、擴散口碑事件。
仔細回顧小米的成長經歷可以看出,在其成長的重要節點,都是通過自己的媒介向外發聲,包括小米社區、小米微博、再加上后來的小米微信等等。通過這種方式,小米吸引了大量的粉絲。也正是這種參與式互動營銷,這種純粹的互聯網營銷模式,為小米節省了大量的線下營銷費用,沒有多余的成本,也讓小米成本價銷售手機成為可能。
甚至在米粉的心目中,小米能起來,很大程度由于黎萬強。當年的小米社區,米粉等互聯網營銷概念,深深的印在小米粉絲中。甚至直到現在,多數人認為小米的成功源于營銷。
有意思的是,2014年8月《參與感》面世,三個月之后,黎萬強第一次離開小米。
第一次離職的黎萬強,閉關學習、舉辦攝影展,生活愜意。而另一邊的小米,正面臨著其第一次危機。2015年年初受制于高通810的發熱問題,小米將原本要發布的小米5臨時變更為小米note。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次讓小米錯過了向高端轉型的機會。
而彼時,華為已經開始向高端商務機轉型。自從小米創業以來,每一年小米1代、2代、3代、4代都能如約而至,但是2015年米粉們最終也沒有等來小米5的面世。2015年年中,紅米note2深陷“換屏門”,其屏幕供應商從夏普更換為天馬,這也使得小米陷入誠信危機。
兩起重大事件,使小米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首次出現下滑。2016年年初,黎萬強再次回歸小米,這一次主要負責小米影業,但小米影業并沒有掀起多少漣漪。 回歸后的黎萬強,也鮮少在公眾面前出現。
但是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認為,小米公司這兩年的發展勢頭不如前兩年,但是不能完全讓黎萬強來背鍋。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副教授周穎認為,以營銷起家的公司,當公司成功之后,一定要回歸產品。丁道師也認為,小米需要突破自己的核心技術。
“核心技術沒有突破,核心技術主要包括操作系統和芯片。全世界排名前幾名的公司,無一例外都擁有其中一項,或者兩項都擁有?!倍〉缼熣f道,“如果小米無法在核心技術上突破,那么小米的發展難有大的突破?!?/p>
盧偉冰能否改變瓶頸期的小米?
黎萬強的這一次離職,正值小米再次面臨挑戰,這次比2015年更為嚴峻。
相關文章: